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: 这难道是一道题吗??
按照目前的粒子物理标准模型,共有六种夸克,按质量从小到大分为三代,各代的性质也有所不同。
(i) 目前的标准模型里,描述三代夸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的三阶矩阵为:
下列有关此矩阵以及夸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:
- 此矩阵共有四个自由参数;
- 此矩阵是幺正矩阵;
- 此矩阵的第
行第 列描述的是第 个上行夸克,第 个下行夸克和W粒子顶角的耦合强度; - 夸克是组成物质的基石,我们身边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夸克组成的;
- 每种夸克都有红绿蓝三种颜色,而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的物质必须表面上没有颜色;
- 上行夸克的电荷是
,下行夸克的电荷是 ,均不为整数电荷。
(ii)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描述了物质与辐射的组成,而支撑标准模型存在的理论则是量子场论。对称性是量子场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。有一种机制,叫做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,它描述的是系统所遵守的自然规律虽然满足一定的对称性,但是系统所处的状态不具有这种对称性,从而导致这种对称性并不表现出来。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对称性中,被自发对称性破缺的是:
- C宇称(电荷共轭对称);
- P宇称(空间反转对称);
- CP对称性(C与P的联合变换的对称);
- 时间与空间平移对称性;
- 铁磁体在温度降至临界温度以下时的空间旋转对称性;
- 洛伦兹变换对称性;
(iii) 量子场论实际上是量子力学与狭义相对论的结合理论。量子力学描述的是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,例如在原子尺度下,有一条定律:如果2个电子处于同一原子轨道,则它们必定拥有相反的自旋方向。在下列六个选项中,这一定律涉及到的量子力学领域概念是:
- 能量量子化
- 波粒二象性
- 叠加态
- 真空零点能
- 量子态坍缩
- 全同粒子交换
(iv) 量子力学的发展与经典电磁学息息相关。经典电磁学中,描述点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定律是静电学的基础: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,与两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,与两电荷电量的乘积成正比,作用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,同号电荷相斥,异号电荷相吸。如图所示,平面上有两点电荷A与B以及一个测试电荷q。A所带的电荷量是-12 C,A与B的距离是5 cm,A与q的距离是4 cm,B与q的距离是3 cm。现用外力将电荷q移至无穷远,外力所做的功为0。请问B所带的电荷量是多少?

- 9 C
- 10 C
- 12 C
- 15 C
- 18 C
- 24 C
(v) 我们看到,电磁学同样要处理物体的受力关系。在地球上,运动的物体除了遵循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受力法则之外,还要受到由地球自转导致的惯性力,也就是地转偏向力。地球被分为南北2个半球,南半球和北半球受到的地转偏向力相反。在北半球,以下关于地转偏向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: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锐角,指向运动方向左侧;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锐角,指向运动方向右侧;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直角,指向运动方向右侧;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钝角,指向运动方向左侧;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直角,指向运动方向左侧;
- 地转偏向力与运动方向成钝角,指向运动方向右侧;
(vi) 经典力学的万有引力理论描述的是任意两个物体的瞬时超距作用,这违背了狭义相对论的信息最快以光速传播的原则。爱因斯坦由此创立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,以及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:
爱因斯坦场方程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的方程,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解出精确解。在爱因斯坦场方程被提出的同一年,爱因斯坦场方程的第一个精确解被解出,解的形式是:
下列有关此解的描述中错误的是:
- 此解描述的是一个质量为
的球状星球外的引力场; - 此解无法描述球状星球内部的引力场;
- 此解是球对称、静态的解;
- 此时空下的测地线可以正常穿过
; - 此解在
处与 处有两个奇点; - 广义相对论的三大经典实验验证:引力红移、水星近日点进动、光线弯折均可由此解精确推论出。
(vii)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,在历史上,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讨论往往要由决定性的实验来进行验证,例如下图所代表的实验就是一例:

以下六个图片所代表的实验中,哪个实验在物理学史上的作用与上一实验类似:
#提示区
你不需要做这些题。
你可能需要一个搜索引擎。
对不起,您的体力不足,无法购买提示。
Gitalking ...